【编者按】中国共产党内江师范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。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,从即日起,特推出“回眸奋进路•喜迎党代会”专题报道,全面展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、新成绩,喜迎党代会的胜利召开,进一步凝聚奋斗力量,展现担当作为,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。本期推出系列报道第六篇——服务地方工程。
第三次党代会以来,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,践行“扎根地方、追求卓越”的办学理念,充分发挥学科团队优势,加强与科研院所、企业等主体协同创新,推进“三链”(教育链、产业链、创新链)融合改革,打造校企合作共同体,创建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新模式,建立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机制,推动校企合作内涵建设与纵深发展,科创赋能地方发展水平大幅提升。
建机制,全面抓好统筹设计
一是结合学校实际,制定出台了《内江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全面融入地方的若干意见(试行)》,充分肯定社会服务对于建设优势突出、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高等院校的重要意义。二是修订《内江师范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(修订)》,规范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,鼓励师生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,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。三是把社会服务工作纳入学校和部门的规划,保障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。
摸家底,全面推进社会服务
全面梳理学校现有平台、可承接社会服务项目和典型服务案例,制定《社会服务指南》(2019版)和(2023版),为精准推介和对接服务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搭平台,发挥学科专业特长
根据学科专业特长,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,通过校地共同参与、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相互协作,在科学研究、成果转化、人才培养等产学研方面寻求更多合作契合点。
抓落实,校地合作见成效
校地合作深度推进。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,深化产教融合。五年来,先后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科研项目1100余项,其中30万以上项目158项,最高到账经费达150万元,创历史新高;总合同金额超2.15亿元,累计到账金额超2.07亿元。新增与地方政府、党政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157个,获经费支持近1200万元。与四川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、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、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政府等共建校地合作平台13个。与内江市经信局联合开展“校企行”专家教授进企业活动,成功举办“2021年内江市企业代表进高校座谈会”。中国渔业协会四川唯一分院“中国智慧渔业学院四川分院”、全国第一家“‘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’丛书收藏馆”、全省地市州首个“公益诉讼检校合作基地”成功落户学校,校地合作携手发展持续深化。
成果转化快速提升。着力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,最大限度把高校人才优势、科技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、发展优势,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明显提升。科技成果成功转移转化36项,合同总金额120万元,单项最高转化金额38.4万元,转化项目数、合同总金额、单项成果转化金额均创历史新高。
交流服务开创新局。努力打破制约知识、技术、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,交流服务进入提质、创新、促强、促特新阶段。五年来,邀请校外专家、学者来校学术报告400余场,主办、承办学术会议40余场。结合本地媒体行业需求,为地方输送实习、就业新闻传播、播音主持专业人才800余人次。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,扎实推进廉洁文化建设,大力推广大千艺术,弘扬峨眉武术文化,多次指导、参与地方大型文艺演出及体育赛事,在传承、发展、引领区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